風箏的起源

中國風箏簡史:

風箏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民間藝朮及休閑活動。一提起放風箏不但孩童們雀躍三丈,連大人也都會興致勃勃躍躍欲試。

放風箏趣味的確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到的。前人金聖嘆曾經說 :「見人風箏斷,一樂也。」至於風箏的起源,現在已無法考証。有些民俗學家認為,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怀念世故的親友,所以在
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,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風箏上,傳送給 死去的親友。

實際上,我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,在文獻中「韓非子」曾記載「哲人墨翟,費時三年
,以木制木鳶,飛升天空...」(約紀元前 300 年左右),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以后才有紙風箏的出現,因此可以推斷,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曆史了。

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,時間較五代更早,其一是南朝的梁武帝被候景圍困,曾放風箏向外求援,据南史卷八十「候景傳」中所述,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(西元 549 年)時,候景作亂,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梁都建鄴(即今南京),內外斷絕,有人獻計制 作紙鳶,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,當時太子簡文
在太极殿外,乘西北風施放向外求援,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,不久台城即遭攻陷,梁朝從此也衰微
滅亡。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。

風箏和紙鳶還是有分別的。所謂「風箏」,是指它在空中能發生像箏弦的聲音;至於「紙鳶」,則為
啞鳥,只飛不鳴。
風箏是在紙鳶背上系上一條弓弦,或在紙鳶頭部按一個風笛,當紙升空以后,強風通過笛,或者引起弓弦的顫動,就會奏出鳴鳴聲音。普通紙鳶是不會發出聲音的。


五代時候,北朝的齊宣帝也用風箏載人為樂,有一次居然於出五里多遠。「北史」中記載,齊宣帝是利用天牢里的死囚乘坐風箏 ,讓他們「以席為翅,從台飛下」,供齊宣帝娛樂。這些死囚如果完成皇
帝的心愿,罪刑可以獲得赦免。


清朝的李渙曾經編過一部名曲「風箏說」,書中記載一美一丑
的姊妹詹妍、詹強和風箏的故事。兩姊妹分別在風箏上題了詩句,
然后把風箏放掉。后來,拾到斷鷂的兩位男士前去求親,終於促成
兩對美滿姻緣。這是風箏有關的一段佳話。


又從其他考据証實,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,十三、四世紀才傳至歐洲。
亞洲人做風箏的技巧,比歐洲人要高明多了。馬來西亞的風箏
是用秣草和乾蘆葦編成的,和韓國、印度的風箏類似,操縱起來很
靈活。他們可以讓風箏很正确的降落在指定地點,還有人可以讓風
箏只距地面十五公分高而風箏絕不會碰到地面。

www.hkkite.com